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
(2)培养基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的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
(5)将SPl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下图)。从下图可知,SPl菌在_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
(1)图中①所指的是 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 ,③所指的物质是 。
(3)培养重组CHO 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严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 。
(4)检测 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单克隆抗体。分泌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
农田施肥不仅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农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进而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下表为长期不同处理下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要组成,请分析回答:
杂草种子库中某种杂草种子数量(个) |
不施肥 |
不同施肥组合 |
||||
P、K |
N、P |
N、K |
1/2P、N、K |
N、P、K |
||
雀舌草 |
188 |
0 |
2633 |
470 |
658 |
188 |
大巢菜 |
0 |
0 |
0 |
0 |
0 |
94 |
陌上菜 |
4325 |
2821 |
10719 |
5924 |
5360 |
8181 |
小酸模 |
94 |
0 |
0 |
0 |
0 |
0 |
碎米莎草 |
14104 |
4325 |
21627 |
20498 |
16643 |
32534 |
烟台飘拂草 |
0 |
0 |
0 |
0 |
564 |
1034 |
水虱草 |
2163 |
2163 |
1975 |
2257 |
2069 |
2321 |
注:“0”表示杂草种子在处理区没有出现,不考虑不同种子萌发率的差异。
(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①不同处理区的杂草物种组成是不同的,但优势种是相同的,即是。在处理区的物种丰富度最大。
②在各处理区种子数量无显著差异,表明上述处理对该物种没有明显的选择作用。
(2)通过以上数据总体分析可以得出和影响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3)此农田生态系统若没有人工管理将会出现现象。在自然情况下,这一变化发展的趋势是物种、结构、功能完善,直至达到。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于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一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下图为胰岛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肤岛
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
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通过促进靶细胞,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5)以上事实主要体现了生物膜在上的统一及联系。
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冷却后形成液态油脂,倾入下水道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筛选出了能够高效分解油脂的微生物。请分析回答:
实验材料:烹饪油烟冷凝液(来自居民家厨房抽油烟机的油杯)、原始种子菌液(来自某城市污水厂曝气池污泥)、人工配制的营养液。
(1)实验过程(见下表):
步骤 |
原始成分及体积 |
定容 |
培养 |
培养温度 |
获得菌种 |
1 |
250mL种子菌液、10 mL烹饪油烟冷凝液、5 mL营养液 |
500 mL |
6天 |
30℃ |
菌液a |
2 |
100 mL菌液a、20 mL烹饪油烟冷凝液、5 mL营养液 |
500 mL |
6天 |
30℃ |
菌液b |
3 |
100 mL菌液b、40 mL烹饪油烟冷凝液、5 mL营养液 |
500 mL |
6天 |
30℃ |
菌液c |
从功能上分析此培养基属于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需通入空气并振荡培养,由此推测所培养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型,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实验结果(见下图)及分析:
①实验结果显示菌液适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原因是。
②若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接种培养后,通过观察特征,可以初步鉴别菌液中微生物的种类。以上三种菌液中菌液的微生物种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