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
(2)培养基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的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
(5)将SPl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下图)。从下图可知,SPl菌在_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②表示______,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
(2)③有______种,DNA特有的是____________(中文名称)。
(3)DNA彻底分解后,能产生含氮物质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4)若该图所示的物质存在于HIV病毒中,其中文名称是______,则②表示____________。
(5)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______中,______和______也含有少量的DNA。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甲细胞中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和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__性。
某同学要探究小麦的生长是否需要镁,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提出问题:小麦的生长需要镁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配制适量种类齐全的完全培养液装入甲试管中;
②配制_________________装入乙试管中;
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壮的小麦幼苗分别培养于甲和乙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
(4)实验结果:甲试管中的小麦幼苗_____,乙试管中的小麦幼苗__________。
(5)结果分析:乙试管中的小麦幼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缺镁导致__________。
(6)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7)思考:为了使这个实验更加严谨,更加具有说服力,还应该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
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__________层膜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_____过程。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4)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的PH在7.0左右,由此可知,溶酶体膜具有__________功能。
(5)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____(增强/减弱/不变)。
图甲是人胰岛细胞示意图,图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与图乙所示细胞相比,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填名称)
(2)如果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甲中的①,需使用_____染液染色观察。
(3)图甲中含有碱基的细胞器是_____(填标号);结构④的功能是与_____有关。
(4)图甲细胞的分泌物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为____(填标号)。
(5)图乙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⑥_____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所致,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__________,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