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科学家以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利用胚胎干细胞把特定基因改造引入实验鼠的原理”,获得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方式,即在小鼠胚胎上进行基因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入、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从变异角度看,上述原理中不涉及的变异类型为( )
A.基因重组 | B.染色体变异 | C.基因突变 | D.不遗传变异 |
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元素 |
C |
O |
N |
H |
S |
Fe |
含量(%) |
92.393 |
3.518 |
2.754 |
1.214 |
0.006 |
0.006 |
A.核酸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下列对于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
B.细胞质中的小泡与核糖体膜融合 |
C.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小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 |
D.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的小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 |
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A.叶绿体膜、液泡膜、线粒体膜、核膜 |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D.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
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
B.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无关 |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
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水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在此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 B.高尔基体 | C.溶酶体 | D.核糖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