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和国家组织常识】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联合国安理会向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增派3500人;世界银行向海地提供1亿美元紧急援助;驻海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紧急提供医疗等方面援助;欧盟承诺大幅增加对海地的各类援助。中国也积极参与震后海地救援工作,第一时间通过联合国向海地提供260万元捐款。
2009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着相应责任。
(1)震后海地得到众多国际组织援助,据此有人认为:“国际组织是处理国际事务的关键。”请评析这一观点。
(2)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要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7月18日,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后,杭州湾产业带内的绍兴与嘉兴、杭州、宁波等城市可实现一小时到达,进一步缩短了和上海之间的车程。材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③整体统率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④任何事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着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近些年来,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每年全国“两会”关于英语教育改革的声音亦不绝于耳。北京、江苏高考英语改革方案一经向社会公开,就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从实践观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1月12日,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进行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在人工潜入300米深海底探宝的能力上,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联系能突破其固有的联系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14届西博会于2013年10月23日--27日在成都市举行。本届西博会以“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激发西部发展新活力”为主题,旨在推动东西部产业互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联系的观点看,西博会的举办能够推动东西部产业互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因为:()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并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②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性联系的作用
③把握事物客观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转化
④重视搞好局部,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替代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3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稳中求进”是2014年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联系是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