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 × 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 × 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 × 红果 |
1511 |
508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6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600只 | B.900只 | C.1200只 | D.1800只 |
有关生命系统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生命系统维持稳定所必需的 |
B.行为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C.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
D.生长激素进入靶细胞而发挥其信息调节的作用 |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
B.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制约 |
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D.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 |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其性别比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C.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