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幕。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了“走进世博、参与世博、做世博会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文化,让世博更精彩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以下是部分国家馆。
    
中国国家馆                印度国家馆              美国国家馆
(1)结合上述材料,对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
低碳,让世博更环保
“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废旧光盘制成的外墙,太阳能屋面,氢能源汽车,黄浦江水将变身“天然空调”,剩饭剩菜用于发电……通过一些“润物细无声”的细小策划,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让每个人都成为“低碳达人”,让每座城都过上“低碳生活”。 
(2)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低碳世博”对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启示。
人类,让城市更和谐
如果你是参与世博会的志愿者,现有一位来自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大师故乡的德国游客与你交流:“黑格尔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吉祥物‘海宝’又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将人、城市和地球统一于一体。而目前城市的拥挤、污染、犯罪等无一不与人密切相关。这说明人和城市是难以和谐的。”
(3)请你就人和城市的关系问题与德国游客进行哲学对话。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初次与印度人会面,身体接触或靠近都构成侵犯,即使你完全出于善意。阿拉伯人不喜欢接受指挥,如果你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客人发号施令会让他们感到受到冒犯,都是禁止的。这反映了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②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
③各个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精神④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放生积善”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我国的长期盛传,养成了人们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神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的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