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8、9月份,CPI始现环比(例如2009年9月份与2009年8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上涨,PPI环比则连续7个月上涨。于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于10月底明确发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信息。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就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价值是在资本家贱卖贵买中产生的
B.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C.剩余价值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

剩余价值是( )

A.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B.商品的价值和新价值之间的差额
C.商品的价值和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差额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 )
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 绝对工作量
③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 实际发放的工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列说法体现劳动与劳动力不同的观点是( )
①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② 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③ 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
④ 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高涨阶段
B.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危机阶段、高涨阶段
C.危机阶段、高涨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萧条阶段、高涨阶段、复苏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