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a 物质的形成过程中,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的 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2)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后,该植株光合速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司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司,此刻该植株叶绿体内C5化合物(RuBP)的含量将 。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a、b、c、d四浓度中,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 倍。
(4)丁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 (低、高),所以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
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中的Mg2+和Ca2+浓度下降,水稻培养液中的的Mg2+和Ca2浓度增高。Si4+的情况刚好相反:水稻吸收大量的Si4+而番茄几乎不吸收Si4+。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⑴ 请你给本实验起一个名称___________
⑵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⑶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⑷ 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⑸ 水稻培养液中的Mg2+和Ca2+浓度为什么会升高?______________
⑹ 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
(1)甲表示的运输方式是,例如(物质)。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例如(物质)。
(2)与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与丙方式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 。
根据右图回答:
(1)图中A表示。D表示
(2)该化合物称为,是由种氨基酸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6)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要个水分子。
完成下面有关组成细胞主要化合物的概念图:(4分)
右图是细胞内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图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 A 代表,
P i代表。
ATP的简式中“~”代表,
“P”代表。
(2)图中①和②代表。
(3)对植物来说,当反应由下往上进行时,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作用和作用。当反应由上往下进行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