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 )
①有利于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
③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④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材料一: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原则,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其中美国最为典型。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往往被总统否决,仅在罗斯福任总统时就达580次;美国总统提出的议案常常被搁置,如建立海军部的议案取得国会同意用了10年,建立内政部用了40年,建立劳工部用了45年。
材料二:在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常委托政府相关部门起草某些重要的法律、决议草案。对于各项草案,人大代表、政府、社会各界充分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往往被高票通过,随后政府就开始迅速贯彻执行。
说明材料所反映的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华莱士说,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区别“不值一钱”。另一个政客说得更巧妙:“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不确定的人……”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道理。
材料:进入21世纪后,恐怖主义、地区冲突、贫困饥荒、自然灾难、流行疫病等全球性的挑战使人类觉得自己是如此脆弱,也使走过60周年的联合国站到了引人关注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极少数西方大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国力,或绕开联合国,或阻挠联合国改革,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单边主义色彩。
辨题:应对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必须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而不能对它进行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9月27日,由全国人大三个专门工作委员会联合举行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扣标准听证会正式召开。包括20名公众听证陈述人在内的28名陈述人就1 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是否合适进行了陈述。会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会上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提出听证报告,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作为立法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材料二: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142票赞成、4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的起征点为1 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1)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过程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2)请你分别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在资本主义之前的阶级社会中,三权是集中在一起的,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现象。三权分立原则有历史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对“三权分立”正确的理解是
①三权分立实际上是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
②三权分立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由于三权之间的相互分立制衡致使三大权力机关之间相互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④在当代,三权分立使总统的行政权力居于象征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