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图3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使该种子长成的植株表现出仙人掌耐干旱的特性常用__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           
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4)图3中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      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5)在利用洋葱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          ,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然后利用DNA在          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提纯。
(6)若要探究白色洋葱鳞片叶中是否含有脂肪。你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右图中TRH和TSH,分别表示
⑵右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
⑶如果用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则TRH和TSH的分泌量的变化为 ;如果用TSH饲喂正常动物,则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原因是

⑷TSH能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反映出细胞膜具有功能 。
⑸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 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⑹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的原因是:


下图是某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甲病属于 遗传病。
⑵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 遗传病。
⑶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⑷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此技术生产人工“种子”,需要将组织培养获得的________________外面用一层有机膜包裹,并在薄膜以内放入一些营养物质,这层膜和这些营养物质分别具有种皮和胚乳的功能。
(3)若运用传统的有性杂交能否得到上述杂种植株?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过程②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多倍体植株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青霉素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现有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分离并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材料用具:(略)
(2)方法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培养基,另一种是培养基,将这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3)请回答:
①本实验配制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②圆褐固氮菌大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是,其与酵母菌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
③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据此推测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
④生产上常用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放到土壤中,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原因是

⑤为了生产用作菌剂的圆褐固氮菌,科研工作者研究了此种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绘制出该细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上述目的菌是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
B.扩大培养最好选择b时期的细菌接种,但此期最后阶段细菌数量已减少
C.c时期的细菌不再进行繁殖,有芽孢生成
D.d时期生活的细菌已经不能再合成初级代谢产物
⑥右图是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和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硝化细菌在此图的氮循环中能完成的过程是(填图中字母)。其新陈代谢类型是。进行B生理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地位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制备禽流感疫苗的方案之一:

(1)此种方案中应用了技术。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需要酶。步骤②需使用酶和酶。步骤③可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以上①②③④步骤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Q蛋白与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中的进行特异性反应试验。
(2)对于现在很多国家大范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3)下面是在上述过程中用到的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4)目前临床上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检测主要有两类:血清标志物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后者检测方法是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直接检查血液中的,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Ⅱ. 下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C3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表示三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

(1)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物质既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进行提供
(3)形成ATP和C物质时需要的能量是由将光能转换成的电能。
(4)若将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气孔将逐渐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B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5)将该植物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内,在适宜的CO2浓度、光照条件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若降低光照强度后重新测定,请在原图中用虚线表示出最可能的测定结果(注:参考原曲线中的a、b点标出新曲线中的a’b’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