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6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a一粮食      ②b一养禽  
③c一秸秆      ④d一发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③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1~2题。

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 B.160 C.130 D.100

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图为某类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回答29~30题。

该工业最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汽车工业 D.石化工业

20世纪初,此类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劳动力价格低
C.市场广阔
D.技术水平高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26~28题。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24~25题。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1~23题。
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资源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