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2,回答1—3题:
1、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
2、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侵吞水面缩小
3、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 )
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湿地被定义为“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半咸水或淡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属于湿地生态环境作用的有()
①提供水源②调蓄洪水③航运、养殖
④保持水土⑤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⑥防风固沙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②⑤ |
现代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已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产业,其中模拟湿地的生态污水处理厂被许多企业看好。模拟湿地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是利用了()
A.生物能与有害物质的反应 |
B.生物能吸收氮、磷等矿物质 |
C.生物能制造大量的氧气 |
D.生物能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
纺织业集中度反映其空间集聚程度,集中度>0.05表示纺织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性。下图表示我国纺织业重心的变化,下表表示我国纺织业的集中度。回答下列各题。
表
年份 |
2003 |
2006 |
2008 |
2010 |
纺织业集中度 |
O.O451 |
0.08O |
0.1174 |
0.1432 |
我国纺织工业重心西移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A.2000—2003年 | B.2003—2005年 |
C.2006—2007年 | D.2008—2009年 |
2004年后,我国纺织业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华北地区棉花产量下降 | B.东部农业劳动力增加 |
C.中西部纺织业逐渐崛起 | D.纺织品国际市场萎缩 |
下面两幅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
B.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
D.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来 |
四省市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匹配正确的是 ()
A.甲—荒漠化 | B.乙—红漠化 |
C.丙—水土流失 | D.丁—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下图为我国色林错湖流域和该湖面积曲线、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色林错流域()
A.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D.年温差大、昼夜温差小 |
2003年至2008年,色林错湖及流域内出现的变化有()
A.湖泊面积增大 | B.植被覆盖率下降 |
C.流域面积增大 | D.冻土覆盖率增大 |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印度洋 | B.北冰洋 | C.太平洋 | D.大西洋 |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 B.Ⅰ<Ⅱ<Ⅲ | C.Ⅰ<Ⅱ、Ⅱ>Ⅲ | D.Ⅰ>Ⅱ、Ⅱ<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