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本世纪首场日环食在天空中上演,日环食从中非西部开始,15点01分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16点55分左右,日环食在中国胶东半岛“带食日落”。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都对此次日环食做出了准确预测,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认识对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④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源于物质的客观性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07年2月26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举办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9位个人和1个群体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此外,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典礼还向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表达特别的致敬。在2006年中,温暖和感动我们的是: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的丁晓兵、排除炸弹1.5万多枚的王百姓、 “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的霍英东、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季羡林、发誓 “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的大学者叶笃正、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的“蓝领专家”孔祥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的农民林秀贞、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的阳光少年黄舸、青岛爱心群体“微尘”。
在这期节目里,那些感动的故事再次让人泪水盈眶,那些高尚的精神让人心情激荡,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很多观众表示,《感动中国》节目“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感动中国》所提倡的精神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在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由此可以认识到()
A.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B.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不变真理 |
C.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 |
D.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____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A.毛泽东思想 | B.马列主义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邓小平理论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①是立党立国之本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③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的根本出发点 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②必须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 ③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④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