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4月1日,居住在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州的一名5岁男孩因发烧被送去就医,他3天后便康复了。但目前,甲型H1N1流感已从美洲蔓延至世界各地,专家指出: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途径与2003年曾在我国流行的非典病毒类似,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科学家正在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制备候选病毒。关于推断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男孩受病毒感染后体内B细胞的周期变短,该过程由遗传物质决定
B.该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首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共同消灭
C.H1N1病毒会有很多变种,当某一种H1N1病毒侵入机体后,与该病毒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会对其他变种也具有特异性
D.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蔓延,最好的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和进行预防接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切开的苹果不立即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苹果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

A.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生物膜
B.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物质
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丙酮酸→酒精的阶段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C.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量储存在ATP中
D.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酶只分布线粒体基质中

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
C.与[H]结合生成水 D.氧化有机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