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十一五”(2006—201O年)期间广东省“节能减排”情况
项目 |
2008年完成数量 |
比2007年下降 |
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
113.59万吨 |
5.58% |
59.4%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96.36万吨 |
5.28% |
81.5% |
注1:根据环保部公布的考核结果显示,2008年广东每万元GDP消耗0.71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全国第二低。
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英国22%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食品产生的,“欧盟”1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肉类和奶制品。
材料三:2009年8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亚洲能源论坛上,广东省政府负责人表示:广东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又是能源匮乏的地区,是未来亚洲地区新能源产业潜力最大的地区。广东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进一步提高我省清洁能源利用比重。目前,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400万千瓦。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广东省“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你觉得消费者和企业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可有哪些作为?
(3)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现我省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中国气象局日前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中国将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建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全国网上信访受理平台,逐步把网上信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主渠道,实行网上信访受理制度,逐步把网上信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主渠道,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这一改革
①确立了保护公民权利的制度保障
②作为民主决策形式的信访制度,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
③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④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取得了新进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多渠道吸纳公众参与,才能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尊重民意也是公共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
①是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举措
②是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服务需求,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改变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推动职能转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