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 |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 B. |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
| C. |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 D. |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有利于英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 B.协定关税 |
| C.开放通商口岸 | D.割占香港岛及九龙司地方一区 |
《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
| A.军机处 | B.理藩院 | C.宣政院 | D.总理衙门 |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表明君主专制的继续强化 |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高度成熟的时期。下列关于其“成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的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 |
| B.创立了被西方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
| C.建立了古代世界上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唐律 |
| D.发展完善了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机制——监察制度 |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 A.世官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