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 | 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B. | 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C. | 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D. | 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C. |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 D. |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③ |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建立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
B.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
C.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
D. |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着要联合自保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 B.改善劳资关系 |
C.缓和社会矛盾 | D.重塑政府形象 |
下表是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3 |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