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可知(

A.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10~11题:
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 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是目前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读下图,回答8-9题。
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
循环经济所体现的地理学原理是()
A.大气循环原理 B.水循环原理C.生态循环原理 D.地质循环原理

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A.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B.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D.提倡广泛地公众参与

ISO14000自1996年出台后,很快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作构建“绿色壁垒”的“建筑材料”,那么ISO14000属于()
A、环境管理体系 B、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C、饮用水质量标准 D、行政法规强制执行标准
4.上述题的“绿色壁垒”中的“绿色”的含义是()
A、无污染、无公害 B、环保技术、生态技术 C、颜色是绿色的 D、骑单车旅行

下列对环境管理措施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A.征收排污费 B.实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实行“三同时”制度 D.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