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晚上,台北中山堂的“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揭开了“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帷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是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②其流传至今大多经历了一个扬弃的过程
③属于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属于社会精神财富,其创造者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篇《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对文化创新,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①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对文化的传承就是文化创新 ④只有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才有文化创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强调了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
C.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 D.优秀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
一世博游客在感言:“世博是‘视博’,世博是浓缩的 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是建筑艺术的万花筒。世博搭起了文化交流之桥,让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了世界的脉动,观察到了多彩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趋同 |
B.博采众长、面向世界,就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
C.凝固艺术的世博展馆,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 |
D.世界博览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C.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的原则 | D.各民族文化发展独立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