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的功能丧失;乙中酶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使排出菌体外。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个;
(2)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个氨基酸和个天门冬氨酸;
假设20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5,由四条肽链共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约为______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示__________,③示__________,⑥示__________。该化合物有______
种氨基酸,造成这种不同的基团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组成此化合物氨基酸的分子量平均为128,则此化合物的分子量是__________。
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①五碳糖:DNA为,RNA为;②碱基:DNA为,RNA为。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盐酸能够改变,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分离,有利于。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
⑵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分泌的。
⑶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与分泌细胞形成分泌物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⑷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简要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