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59元增加到4761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3岁。这主要说明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本改善 | B.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升 |
C.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小康 | D.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
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重要的是
A.使发展成果的再分配更加公平 |
B.依靠国家财政建立健全高水平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
C.使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条件获得发展的机会 |
D.实现国民经济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
人人有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将会
A.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B.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
C.消除收入上的贫富差距 | D.使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
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
C.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
中央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增速连年超过20%,2012年全国研发经费逾9000亿元,巨大的研发投入带来了自主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这表明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B.财政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
C.财政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 | D.财政能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
社会生产过程必须有多种要素的参与,其中,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的是
A.劳动者的素质 | B.科学技术水平 |
C.企业家的才能 | D.资本充盈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