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说明该钾盐是 |
B |
向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溶液中少量 |
C |
常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 < |
D |
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人酸性溶液 |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2:![]() |
B.CO2:![]() |
C.Na2O:![]() |
D.HCl:![]() |
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I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14molCl2,有三分之一的HI变为I2(已知:I2+H2SO3+H2O=4H++SO42—+2I—)。原溶液中HI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8.0 mol•L-1 | B.0.12 mol•L-1 |
C.0. 8 mol•L-1 | D.1.2 mol•L-1 |
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3∶4,通入一定量的Cl2,该比值为1∶1∶1,则反应的Cl2和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 B.1∶4 | C.1∶6 | D.1∶8 |
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湿润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则D中可以盛放足量的 ()
A.浓硫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 C.水 | D.饱和食盐水 |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6 g 无水碳酸钠,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
B.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瓶塞处是否漏水 |
C.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 |
D.定容时,若仰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