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土耳其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两者共有的特征是
①斗争矛头指向英国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
③开展持久的武装斗争④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 |
B.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D.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和统一 |
下图是“甘地在纺车旁读书”。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这种经济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 | 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
C.促进了印度的种棉业 | D.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 |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克伦威尔 | B.凯末尔 | C.甘地 | D.华盛顿 |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 |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