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如何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2)。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4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表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将给予政策支持,以加快海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材料二
图l5为海南岛及附近海域示意图
(1)指出①海域的海底地形类型,并说明这里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据图文资料分析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找出图乙中A、B、C、D四幅气候图中能正确反映圣地亚哥和蒙得维的亚两地气候特点的图,比较两地气候的异同并分析成因。
(2)图甲中②地所在国家重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该地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3)②地所在国家有世界最大的河流,近年来该国对流域的农业人口进行了适当外迁,是为了保护该地的一种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破坏会对世界自然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6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见下图)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B、C两地形区的名称。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3)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地,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的成因的异同。
(36分)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根据图示内容,详细描述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简述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的原因。
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出图示海域东西两侧的地质活动并简述东西两侧地形特征差异。
(7分)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自转方向为时针。NA的经度为;NB的地方时为时;
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_______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