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表现是
A.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 B.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性原则的状况 |
C.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 D.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到2020年我国要力争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说明
A.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
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
C.科技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
D.科技进步对社会财富增长起决定性作用 |
一个设计细致、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在上海基本形成框架(见下图)。构建和完善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A.是为上海市民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 | B.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 |
C.有助于提高上海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 | D.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
2000年到2010年,我国GDP每年平均增长达10%以上;人均GDP已由人民币7858元上升到3万多元。社会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人们对住宅、汽车、旅游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
A.居民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 B.消费对生产具有动力功能 |
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 D.消费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生产结构的进步 |
一次大规模的上海2011年度公交客流调查已广泛展开,调查报告2012年3月底提交并适时公布。上海市政府的做法说明了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C.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警句格言表明
A.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
B.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的主观方面的条件 |
C.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 |
D.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具备主客观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