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说明
A.意识就是存在 |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面是生活决定意识 |
C.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D.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
受联合国委派,中国维和部队的135名官兵于2007年11月25日抵达苏丹达尔富地区,成为联合国派往当地的第一支维和部队。中国维和部队赴国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表明()
A.中国与苏丹两国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B.我国积极实践外交政策的宗旨 |
C.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
D.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
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6年1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
举行,这是中美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中美经济官员交流对话。在经济全球化学人入发展的今天,加强中美在
经济领域的战略对话()
A.可以改变当今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
B.标志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C.表明中国和美国有着共同的重要经济利益 |
D.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
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
A.说明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 B.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
C.体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007年3月22日表示,中国政府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政府主张维护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和平等协商推动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中国政府的主张符合()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民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C.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意志处理内政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
D.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
由于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的法国领导人萨科齐不顾中方的警告,公开高调宣布将于中欧领导人会晤后会见达赖,中国政府决定取消原计划于12月初在法国举行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峰会。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A.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导致国家之间亲疏冷热的决定因素 |
B.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
C.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间摩擦与冲突的根源 |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