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
A.整体依赖部分,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 | |
B.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在整体中的性质与功能 | |
C.整体与部分的属性和功能可以相互渗透 | D.整体与部分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2006年6月,国际数学界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近日被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曹怀东彻底证明。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任何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重要条件 |
C.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D.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达到终极真理 |
费尔巴哈机智地反驳英国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时说:“如果小猫看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而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的爱只是痛苦。”费尔巴哈的话巧妙地阐明的哲理是
A.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 | B.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而不是物质本身 |
C.意识只能机械地反映事物的现象 |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密切联系、不可以分割的,这是因为
A.它们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
B.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
C.客观世界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按自身规律变化发展的 |
D.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 |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下列对两人观点看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肯定了运动的绝对性 | B.两人都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
C.前者既肯定了运动的绝对性,又不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因而是正确的 | |
D.后者否认了运动的无条件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因而是错误的 |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竞争力己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要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我们应该
A.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自带动战略 |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