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2007—2009年S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
年份 |
年人均纯收入(元) |
收入构成 |
||
种植业 |
投资收入 |
劳务收入(注) |
||
2007 |
6500 |
1200 |
2000 |
2300 |
2008 |
7200 |
1300 |
2500 |
3400 |
2009 |
8680 |
1380 |
3500 |
3800 |
注:劳务收入为进城务工收入,以从事保姆、饭店服务员、搬运工为主。S县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2007年为18000元,2008年为22000元,2009年为26000 元。
材料一:200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1)表一描述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怎样才能做好“三农”工作?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下面是学生写给领导的一封信。根据内容,你认为该信应该写给()
①人大主任,要求人大机关公正司法
②市长,要求相关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③环保局长,要求环保部门依法监管
④厂长,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找熟人才能办成事”“看脸色托关系不好受”……在各地最近召开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吐槽”,引起广泛共鸣。《人民日报》对此评论: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该评论告诉我们()
A.国家要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法律途径 |
B.公民要珍惜权利,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
C.政府要依法行政,做到程序正当合法行政 |
D.要扩大公民民主权利,积极建设规则文明 |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理由是()
A.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
B.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
C.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它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重要途径 |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
①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
②政府向公民收取证件工本费
③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④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失业求助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列择业行为中,体现职业平等观的是()
A.小王积极提高技能,找到了会计的工作岗位 |
B.小方喜欢自我支配时间工作,成了自由撰稿人 |
C.小李根据个人喜欢网络的兴趣,选择了网络维护的工作岗位 |
D.小张觉得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事着小区卫生保洁员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