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说明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政造的关系 |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途径 |
D.不仅客体决定认识,而且主体(包括主观)也制约、规范认识 |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经济现象我们都感受过,这里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A.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影响小 |
C.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消费影响较大 |
D.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
2008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有利于
A.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负担 |
B.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 |
C.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D.巩固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我国大约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然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却提出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说明
A.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
B.我国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C.发展纲要的制定可以随心所欲 |
D.《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
某房展会一房产企业打出了宣传广告:顾客可现场数钱,30秒内数百元大钞,能数多少就送给多少。然而,现场数出的钱并没有像事先的宣传一样,直接送给数钱的人,而是作为抵冲购房款的钱。此事表明
A.企业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
B.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
C.企业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
D.企业采用的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合理选择 |
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年薪8万聘15名“猪肉荣”,竟引来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前往竞聘的现象,这反映了劳动者实现就业时必须
A.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 B.树立自主择业观 |
C.树立竞争就业观 | D.树立职业平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