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
A.是人的能动活动 | B.是人的创造性话动 |
C.是把认识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中介 | 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06年3月6日上午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08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这个展览是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展览自9月20日开幕以来,已接待参观群众约30万人次。参观者们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而感动,并受到了教育和激励。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
D.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
拉萨市吉崩岗小学历来都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每天中午的广播中,学校都会进行国旗下讲话和宣读报刊杂志上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教育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这表明()
A.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养 |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素质 |
C.只要参加文化活动就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
D.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
2008年3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堪忧。“灰色文化”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深远的态势,对其进—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这是因为( )
A.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有形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特点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
D.消极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实践活动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