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6分)材料一: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透露,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材料三:一国有大型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1)结合材料一,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正确性。(2)试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二。(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为什么要重视自身文化建设。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8年—200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波澜壮阔的31年。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清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改革之路。以上材料说明:
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人们办事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998
葡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
西班牙
萨拉戈萨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上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即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交流要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20国集团的活动,呼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这表明:
①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②当今时代的主题发生了变化
③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④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0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1周年,51年的风雨历程,51年的沧桑巨变。西藏
自治区51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我国
①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②消除了民族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基础
④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