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深、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 |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思想道德境界 |
D.只要广泛阅读就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
下边漫画说的是:美国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谈到对中国古代诗人的了解时说:“西方对唐朝诗人是这样认为的——李白就是写月亮的,杜甫是写大众的,而王维是写悲哀的。”中国与西方对同一诗人有不同的理解反映了()
①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②认识的差异根本上源于实践的差异性
③人们的实践水平决定着他的认识水平
④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此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歌德说:“知之尚需用之,思之尤应为之。”其中的“知之尚需用之”强调()
A.用是知的源泉 | B.知以用为动力 |
C.用是知的目的 | D.知是用的结果 |
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中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②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④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