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告诉我们
| A.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
|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
| C.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 D.治国平天下是最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004年8月28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公路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拍卖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种子法、学位条例、土地管理法10部法律修 正案。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决定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职权 ④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
| A.①② |
| B.②④ |
| C.③④ |
| D.①④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
| A.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C.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D.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的机关 |
有外国媒体称,中国提倡各国“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意味着中国的战略向“共同安全”转变。这表明()
| A.我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保持不变 |
| B.世界各国的安全观都发生了改变 |
| C.世界各国都接受我国提倡的新安全观 |
| D.我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本次战略对话主要涉及中美关系、国际和地区问题、全球性问题3个议题。经济对话的主题为“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此次会议成为双方推动双边关系在新时期积极向前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体现了()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②中美是推动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③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④中美两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 A.①③ | B.②③ |
| C.①④ | D.②④ |
农工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前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取消文理分科、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网上征集意见,引发了一轮热烈讨论。这表明民主党派是在()
| A.履行文化管理的职能 |
| B.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
| C.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
| D.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