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4年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7.4%,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钢材占27%、氧化铝占25%、水泥占40%,而创造的GDP仅为世界的4.4%;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二: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的废止,使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该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 397亿元,比上年实际执行数增加42亿元。年末,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材料三:2006年8月9日,商务部公布了由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的、于当年9月8日起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首次强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符合中国的产业、土地和环保政策。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应当按中国税法规定纳税,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
⑴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共 24 分)确保旧姓“舌尖上的安全”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保障食品安全, S 省找准“起点”,整治生产环境,采用公司加农户的集约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农业,夯实食品安全基础;聚集“焦点”,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破“难点”,建立黑名单制度和诚信档案,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打造“亮点”,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食品安全全民参与、社会共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 S 省是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 ( 12 分)
材料二:食品安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问题。因此,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要依靠法治外在约束,更要以诚信体系建设为基础,大力倡导诚信教育,以诚信成就舌尖上的中国梦,只有当每个公民有了诚信与善良的品格,市场才不会出现为了个人私利而欺诈他人的行为:只有当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到企业商家的骨子里去,才能从根源上消除食品安全的顽疾;只有当诚信价值内化于公民、企业之心,外化于公民、企业之行,“舌尖上的中国梦”才不会永远是梦。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以诚信成就‘舌尖上的中国梦’”的理由。( 12 分)
(共 28 分)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重点解决好“三个l亿人”的问题,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情况
注:截止 2013 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3111 万人,其中拥有城镇户籍人口仅有48577万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
( l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4 分)
材料二:助推农业人口实现“市民梦”,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为此,地方党委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基层社区的载体功能。政府要积极推进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与创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基层社区要完善管理,做好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工作。进城农业转移人口也要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让转移农业人口真正实现“市民梦”。( 12 分)
材料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M 市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每个区域独立规划;二是围绕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化与产业园区互动发展;三是注重传承与发扬相结合,让小镇彰显魅力;四是突出以人为本,把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解决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问题。
( 3 )结合材料三,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说明 M 市是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 14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他的先进事迹。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日前,山东省委作出决定,要求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
(1)“有生命,就要有所作为,有奋斗就有幸福”是朱彦夫一生的真实写照。请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2)请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谈谈学习朱彦夫先进事迹的价值所在。
(3)联系实际,请你为开展好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提两条建议,并分别说明其唯物辩证法依据。
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GDP总量与人均GDP含金量变化情况
注:人均GDP含金量是人均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含金量一般都达到了55%。
材料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约占GDP的4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60%以上。在2013年全国人均GDP含金量排名中,各省GDP总量与人均GDP含金量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平衡。如北京和上海两地GDP总量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但由于其服务业比重都超过了75%以上,且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居民收入相对更高,各种理财产品也多,获取收入的机会就多,经营性收入也就可能增加。另外,在转移性收入方面,这些地区福利相对多,社会保障也此较完善,所以人均GDP含金量却排在了全国前两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提高我国人均GDP含金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2)联系材料二,用政府职能和责任的知识,谈谈政府为提高人均GDP含金量应发挥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