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这句话说明
A.矛盾双方可以在相互依仔中得到发展 |
B.矛盾双方包含着可以互相利用的某些共同因素 |
C.矛盾一方自身的内部矛盾性,可以为另一方利用来发展自己 |
D.矛盾一方可以规定着另一方发展的基本趋势 |
在近代以来的磨难曲折和卓绝抗争中,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复兴梦的追求。从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正在一步步接近实现梦想的目标。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下列诗词名句与上述材料体现的人文思想不一致的是( )
A.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陈汉卿) |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C.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上述论断表明()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其特有的包容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④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 )
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④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2014年6月7日,“孝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都认为,今天的“孝”有今天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在吸收弘扬传统优秀“孝”文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今天现实中一些新的情况。说得明确一点,今天讲“孝”精神是要为现在的建设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复古。上述观点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