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回答1-2题。
1.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

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洋溢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传统文艺()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天机·富春山居图》本该是一部有“史”可依的电影,但特工、夺宝、时装、鬼怪、抗日等元素的诡异混搭,让观影者疯狂吐槽,齐称“毁三观”。这启示文艺工作者()
①艺术创作要尊重客观事实②文化创新要敢于大胆想象
③艺术创作要提倡百花齐放④文化创新要坚持群众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西方的“AA制”曾被中国人视为吝啬小气,但如今很多国人提倡用“AA制”破解面子消
费。这表明 ( )

A.不同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B.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迥异
C.文化对人的影响人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用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