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 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 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些食品企业在生产中过量使用添加剂或者使用部分禁止使用的添加剂,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使企业自身的形象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这表明()
①只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③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
④企业必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十一五”期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经超过1/3;在对外经济中,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近3倍,占全国进出口商品比重的17.8%,出口总额较全国商品出口增幅高出14.5个百分点.这表明个体私营经济

A.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B.代表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C.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D.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近几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职位连年增加,但是报考人数也急剧增多。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①将高薪做为选择工作的重要标准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大饥荒。范仲淹没有延用发粟救济之常规,而是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利用饥岁工价至贱,大兴公私土木之役,解决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吴人好佛事,喜竞渡(赛龙舟)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促进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发展;三是增高谷价,引四方粮商大量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解决了杭州城 的粮食供应问题。“荒政三策”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供求影响价格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009〜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

年度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人(元)
家庭恩格尔系数(%)
人均纯收人(元)
家庭恩格尔系数(%)
2009
17175
37
5153
43
2010
19109
35. 7
5919
41. 1
2011
21810
36. 3
6977
40. 4

下列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②城乡居民的食品支出额在逐渐减少
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慢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