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这些话表明
A.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 B.教育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
C.要把教育摆在中心发展的战略地位 |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思路正确打胜仗,思路错误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这句话从一个侧面生动地说明了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B.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C.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第二次会谈。国共两党领导人回顾了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的诸多重要成果,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进一步讨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路。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不仅能追溯过去,而且能推测未来③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④领导人的意识来自于客观存在,因而是正确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13秒,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中距姚安县城约16公里,震源深度约10公里。人们对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进行测定说明
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的 |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C.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正确的 |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人们却常看到龙的形象,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这一情形表明
①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③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④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某种物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意识的本质是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
B.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C.大脑的分泌物 |
D.思维的各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