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企业利润不断增长,而居民的收入和劳动者的报酬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平均达到了三倍以上;一些企业的高管工资与职工工资的差距达到数十倍,甚至几十倍之多;一些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数倍,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
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47票赞成的高票获得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这是我国自1953年首部《选举法》制定以来进行的第五次修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中国城镇人口比例较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选举自己的代言人——人大代表时,两者选举权的含金量不同。经过五次对《选举法》的修改,使得城乡选举比例经历了从8:1到5:1,再到4:1的漫长过程,在这个春天,两者终于实现了1:1。《选举法》的修改,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材料一中分配不公的状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修改《选举法》的理由。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县)党委书记与同级人大主任是分设的;但从2000年起,提高决策效率的呼声多了起来,于是,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任的格局蔚然成风;今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选举,四川、湖北换届试点县党委书记不再兼任人大主任成为换届亮点之一。上述改革历程体现了 ( )
①认识具有预见性,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在发展中会不断超越自身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 )
①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②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④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