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继承了关注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 )
1998年 |
葡萄牙 |
里斯本 |
海洋——未来的财富 |
1999年 |
中国 |
云南 |
人与自然——迈向2l世纪 |
2000年 |
德国 |
汉诺威 |
人类一自然一科技—发展 |
2005年 |
日本 |
爱知县 |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
2008年 |
西班牙 |
萨拉戈萨 |
水与可持续发展 |
2010年 |
中国 |
上海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通规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
C.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 D.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
“学有所教”的提法与我国古时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④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④ |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
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③蕴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B.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
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
D.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积极文化 |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