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2009年生产1件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0小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000元,A公司的劳动时间是10小时,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0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A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由A公司2010年的收入与2009年相比( )
A.增加3000万元 | B.减少5000万元 |
C.增加5000万元 | D.不变 |
亳州二中高一新生李小华同学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感言:漫步在二中新校区,古色古香的建筑、四通八达的连廊、暗藏幽径的校园,韵味无穷,让人流连忘返。欣赏着这些优美的高仿传统建筑,让人感悟到()
A.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B.传统建筑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优秀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习近平身穿中山装主持阅兵大典,既有革新又不失传承意味,可说用意深远,传达出中山装这一中国“政治图腾”蕴涵的开放、民主、民族复兴之意。这表明()
A.文化起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 |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C.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物质现象 |
D.先进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抗战阅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A.各种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
B.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 |
C.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 |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
D.童史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的社会文化现象:“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看篇文章署名多,买本新书错字多,大街来往奇装多,友人聚会名片多。”你认为该观点()
A.针砭时弊,淋漓尽致,很正确 |
B.没有看到文化生活中有“忧”也有“喜”,是片面的 |
C.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与呼声 |
D.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
《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语,东汉王逸曰“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辞海》把廉洁解释为“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当代共产党人应时刻牢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④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