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同一社会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认识的客体来看是因为(   )

A.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变化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具体时间条件的限制
C.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人们的实践方式不同其思维方式也会不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央提出,2007年我国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体现出

A.重视诚实守信,企业就能获得较多的利润
B.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C.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D.每一个市场活动参加者都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

中央提出,2007年我国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国家之所以要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因为

A.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B.有了市场规则就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C.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D.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就必须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十几年前,我国居民住房实行福利分配制度,但国家或企业建房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要。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后,我国房地产资源迅速得到开发,居民住房状况与原来相比,有天壤之别。漫画说明

A.行政手段最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B.宏观调控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C.加强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十几年前,我国居民住房实行福利分配制度,但国家或企业建房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要。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后,我国房地产资源迅速得到开发,居民住房状况与原来相比,有天壤之别。近几年来,房价飞涨,除了需求量大以外,房地产投机、人为炒作等是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这反映出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弱点
B.市场也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C.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损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D.垄断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十几年前,我国居民住房实行福利分配制度,但国家或企业建房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需要。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后,我国房地产资源迅速得到开发,居民住房状况与原来相比,有天壤之别。我国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后的很短时间内,我国居民住房状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表明

A.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B.市场能够有效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C.国家不能配置资源
D.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