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让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世界时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进行了三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这表
明()
| A.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
| B.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
| 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 |
| D.六方会谈是与会各国间的常设性议事机构 |
中国上海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这是世界博览会举办151年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能够赢得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其根本原因是()
| A.整个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 |
| B.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 |
| C.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 D.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
中国积极争取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的目的是()
| A.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
| B.让中国更深地融入国际社会,扩大开放 |
| C.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 D.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 A.独立自主 | 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
“海洋圈地运动”正进逼我国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的30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有约150万平方千米被周边八国单方面宣布划归己有,成为“争议区”。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我国政府的这一主张()
| A.符合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
| B.表明不能以国家间利益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
| C.说明了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 |
| D.体现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