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08年长三角经济虽然增速趋缓,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亮点:①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都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短腿。2008年,长三角消费增幅首次超过投资增幅和出口增幅。②长三角16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第二产业。③长三角16个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值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速。
(1)概括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长三角经济运行的哪些信息?材料二:在“长三角”经济中,江苏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江苏的小康应是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放手让苏南先导拉动,苏中快速崛起,苏北跨越发展,长江南北联动开发,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材料三:中国经济正遭遇周期性回落及经济转型的叠加压力。长三角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专家认为,经济转型这根主线必须牢牢把握,这是发展到特定阶段必然要跨越的。如果不想顺势调整,不愿痛苦转型,只想“忍一忍、挺一挺”,就会延误时机,愿望落空。
(3)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长三角地区怎样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提出建议。
据《半月谈内部版》报道,二位北京客商想在山东沾化县投资3000万元建设大型的纺织项目,因该项目建设要毁占大面积枣园而遭县政府拒绝。该县负责人表示,我们需要招商引资实现GDP的快速增长,但我们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全县50万亩冬枣园不但是我们生态立县的根本,更是全县农民的“摇钱树”。目前,沾化不仅利用枣园富了百姓,还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产业结构实现了延伸和优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该县“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某中学商二(1)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材料中“废水不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哲学道理?
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请你就制订“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项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基本,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从《政治生活》角度,你怎么评价北京市政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