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胡锦涛指出,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这一次飞行中,我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较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开展载人航天这一科研实践活动的意义。
材料一 1948年5月,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安理会通过决议建立了联合国驻中东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维和行动。目前,联合国正在实施的维和行动有15项,共有8万余人参加。
材料二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在第一时间对海地地震进行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赶到灾区并同时展开搜救和医疗救助的国际救援队。目前我国驻海地维和警察共有142人,其中,维和警察防暴队125人,维和民事警察17人,另有公安部维和工作组6人。
(1)结合材料一,说明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在海地地震中的表现。
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藏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结成了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西藏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挑战,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材料二 2009年8月25日,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的沧桑巨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暴力犯罪。
(1)结合材料一,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国家统一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
(2)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就能实现民族的大团结”,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2006-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表:
年份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城市 |
11759元 |
13786元 |
15781元 |
17175元 |
农村 |
3587元 |
4140元 |
4761元 |
5153元 |
材料二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2010年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对 “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政府提出建议?
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4月3日落下帷幕。G20峰会之前,中、美、英、法等主要经济力量在不停地进行利益博弈,最终的结果是在共同的妥协下,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得到了吸纳。多国媒体认为,会议达成的一致共识超出预期,同时认为中国在峰会上表现抢眼,引起世界关注。
(1)中、美、英、法四国政体各是什么?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2)有人认为,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我国将与美英法政体走向趋同。请对此进行简要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