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7月—2009年6月 广东省A市和B市GDP增长率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A市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大力营造自主品牌和良好形象,内外销市场兼顾,在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B市政府努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大多数企业是港台企业,长期专注于“制造”,因依靠外销“订单生产”,在危机中无力应对,只能被动等待国际市场复苏,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材料三:B市家具行业人士称,家具业面临的矛盾太多,产品从外销转为内销绝不仅仅是市场的转换,从应对激烈的价格战到产品色彩的设计,企业都要重新开始,这几乎是一项需要重新更换生产线、重新组建人马的复杂工程。
⑴ 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⑵ 结合材料二回答,企业要保持长期发展,主要依靠哪些因素?
⑶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政府注重发展经济?
⑷ 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普遍性知识评析“没有矛盾,企业才能发展。”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作为新一轮对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要做“苗圃”不做“盆景”。
材料一:运行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成效初步显现。其中,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都基本建立并有序推行。
注:“负面清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
材料二: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引领开放。实践表明,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是如何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阐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目的。
2013年,全国各地不断遭到“雾霾”侵袭,“PM2.5”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应对雾霾 保护生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认识问题: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灭绝。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看法。
分析问题:针对当前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危害区域性大气环境,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十条措施,涉及严控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等。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使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依据。
解决问题 :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各地纷纷颁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了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努力改善空气质量,达成社会公众的期盼。
(3)请结合材料,为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的制定和历次修改,都是由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修宪草案。同时,宪法原则、宪法规范和宪法的其他内容又是建立在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基础上。宪法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表现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所以,主张宪法至上,实际上也就是主张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同样,主张党的事业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也必然要求宪法至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材料二: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竞争政策的核心部分,反垄断法是维护自由市场机制的基础性法律,有“经济宪法”之称。2013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案件主要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反垄断的重大经济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
于提升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①2007-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8.6%,同期我国GDP平均增速为10.5%。(2011年美国科技服务业占其服务业比重为9.58%。
材料二:科技服务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材料三: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我国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到2020年达到8万亿元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我国科技服务业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重要任务,提出了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等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三,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政府促进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依据。
(3)联系材料二、三,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如何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的必要性。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