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视点一: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联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联人民的饮食水平就更低了。
视点二: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视点三: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自1923年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简要回答:
(1)视点一和视点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
(2)三个视点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永和豆浆”作为中式快餐的金字招牌,在中国大陆异常红火。它的创始人以“发扬中华传统美食”为己任,不仅立志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吃发扬光大,而且借鉴西方快餐店的经营模式,成功探索出永和豆浆崭新经营模式。自此,人们可以在环境舒适的餐厅品尝中华传统美食,告别街头巷尾买油条、喝豆浆的不便和无奈,实现了豆浆和油条消费习惯的“革命性”转变。
(1)从文化创新角度谈谈,永和豆浆是如何实现发展壮大的?
(2)永和豆浆的成功对我们文化创新中如何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有何启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二五”规划呈现了众多亮点。
亮点一: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亮点二:倡导包容性增长。
注: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兼容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的健康增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其中从全球视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多种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不能企图用一种文明铲除、取代另一种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的冲突”。
(1)有人说,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要评析该看法。
(2)结合亮点二,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岁末,北京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加大政府投入,推进中心城干道路网系统建设,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市级干道公路网,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北京载客汽车进入五环以内;
——将停车收费计时单位由半小时调整为15分钟;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占用公交专用车道、逾期末年检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市是如何对交通拥堵现象进行调控的?
(2)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整治交通拥堵方面有所作为的必要性。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有同学认为,“人才战略一定意义上支撑了一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政治生活依据。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值5年平均增长30%以上,占GDP的比重已达4%左右,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
材料二: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2011年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部署, 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大家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机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
材料三:宣城市是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宣城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发展宣纸、宣笔、徽墨等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和启动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筹划建设“徽派工艺产业园”,立足现代审美需求,对传统技艺进行整合和创新,展示徽派工艺的深厚内涵和创新趋势,扩大徽文化关联产业在宣城的流通和集聚,以产生良好的产业效益。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安徽省文化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现实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的理解。
(3)宣城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举措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