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表明
①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③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③④![]() |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她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不同 | B.劳动积极性不同 |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 D.产量不同 |
读郑板桥《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买粮炊饭放归船。拨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据此回答6-8题。
“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A.获得粮食的价值 | B.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
C.获得粮食的交换价值 | D.获得粮食的价格 |
“拨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不属于商品,是因为
A.自然生长,没有凝结一般人类劳动 | B.烧不着,没有使用价值 |
C.没有用于交换 | D.属于诗人的私有财产 |
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A.等价物 | B.一般等价物 | C.价格 | D.货币 |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亿元,并且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为1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需要发行多少人民币
A.500亿元 | B.1000亿元 | C.1250亿元 | D.1500亿元 |
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 B.流通手段 | C.价值手段 | D.贮藏手段 |
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 | B.商品 | C.金银 | D.人类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