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 |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 |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C. | 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 |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
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 |
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 |
C.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 |
D.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
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观念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 B.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
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 D.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 |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候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 B.分化地方权力 |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 D.提高行政效率 |
《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通判制 | B.三省六部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