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表一:我国主要资源储量情况表

我国一些主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比
石油
天然气

耕地
8.3%
4.1%
25%
40%

注: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表二:我国资源消费情况表

材料二:

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碳基能源,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56.6%,从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占比来看,能源供应、工业、交通行业是主要的排放行业,占了总排放近60%。著名的麦肯锡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曲线表明,到2030年,如果全球减排二氧化碳的总量达到270亿吨,其中70%将来自于技术手段,在技术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2005年的能效比为36%,比世界先进水平低8个百分点,相当于欧盟上世纪90年代和日本1975年的水平。
材料三  2009年11月25日晚,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数小时后,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共同行动彰显:在人类步入低碳时代的大门即将敞开之际,两个大国也在暗中争夺未来低碳经济的主导权。而我国若实现上述减排目标,GDP损失将超5000亿元。早期为达到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头三年关停了3000多万千瓦小火电,造成数十万人的失业。
材料四: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节能形势紧迫逼人。记者从5月19日召开的省节能工作推进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10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为4.7%以上,实现全社会节能532万吨标准煤,确保到今年底单位GDP能耗降至0.97吨标准煤,如期实现国务院批复的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
(1)如何看待材料一中表一、表二反映的经济现象?
(2)材料二反映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如何走“低碳经济”之路?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树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理念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我省企业如何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叶工作一年结余了1万元,正在考虑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请你运用“选择投资对象”的知识,帮助小叶寻找两种不同类型的投资对象,并说明理由。
(1)投资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资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5年过渡期结束。从图“入世”五年的升与降,我们可以看出()
①中国根据“入世”承诺修改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②中国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积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应承担的义务
③入世使世界众多国家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
④中国对关税的进一步减让提高了中国市场的开放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材料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致辞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将对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当今时代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合作发展才能互利互惠。”
某校高三学生以“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简要为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中,中国对投资和外贸的依赖度越来越大。
材料一:表1中国投资率和消费率与世界水平的比较


投资率(%)
消费率(%)
世界平均水平
19.90
80.10
高收入国家
19.00
81.00
中等收入国家
22.90
77.10
低收入国家
19.70
80.30
中国
39.40
61.60

注:投资率是指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额占同期GDP总额的比例;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的最终消费总额占同期GDP总额的比例。
表2“十五”期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变动情况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消费率
61.10%
59.80%
58.20%
55.50%
53.90%

材料二:在我国,“七五”时期,每增加1元投资,可增加GDP0.5元;“十五”时期,每增加1元投资只能增加GDP0.2元。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增长0.2%;而消费每增加1%,则可拉动经济增长0.8%,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投资的4倍。
材料三: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简要说明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的主要哲学依据。
(3)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007年8月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但存款利率基本不变。于是出现了下列情景:
一位退休老人,在银行有2万元的定期存款。当他去银行取款时,银行营业员问他还存不存,他毫不犹豫地说“存”。
一位中学老师说:“贷款利率上调,但房价涨得更快,还是投资房地产合算。”
一位工程师说:“买股票、买企业债券都比存款强。”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和方式有哪些?
(2)有人认为,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利率基本不变,不会使银行存款数额急剧减少。试根据各投资方式的特点说明其理由。
(3)假如你家有一笔余钱,你准备如何投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