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五 2010年4月5日15时40分左右,矿难发生192个小时后,王家岭煤矿115名被困工人成功获救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一天,亿万人民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乃至世界救援史上的生还奇迹。“王家岭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对救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事故当天便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有关方面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全力营救井下被困人员。
材料六:“王家岭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抢救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离不开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科学施救。为了营救被困人员,王君省长表示,山西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为了保证幸存者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达到5000多人,所有救助设施都提前备好,一切井然有序;从井口到医院的路线全部打通,形成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河津市距离事发矿区最近,河津市的主要领导杨勤荣、杜中伟要求大家:“人的生命大于一切,救援的工作大于一切,为了153名工友的生命,市委、市政府要人给人,要物出物,要不惜一切代价,动员所有部门和力量,积极参与救援、医疗、善后各项工作!”随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杨勤荣,市长杜中伟为领导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安全保卫、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抢救、善后处理、新闻应急等6个小组。该市市领导包干到人,分头负责各项工作,由于准备充分,各路队伍各负其责,井井有条,没有出半点纰漏和差错。在随后的10多天里,全市近3000余人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积极完成了事故抢险总指挥部和省、市交办的各项抢险救援任务,在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家属安抚、获救者运送、医疗救治等方面打了一个个漂亮仗。
(5)救援行为的坚决与有效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10分)
(6)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谈谈救援工作给我们的启示。(10分)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11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发展新型民主的问政于民的形式。
2010年11月22日至24日,新疆自治区座谈会,邀请部分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政府参事、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部分行业代表,广泛征求对《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的意见和建议。
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新疆自治区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前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依据及意义。
2011年7月12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网民通过网络散步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体现了什么民主监督方式?公民除了运用这种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民主监督?
(2)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有何重要意义?
(3)法律赋予公民监督权,但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公民应该如何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今年 “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公民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的?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过程?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